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寄生药用植物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
周晓芳 | |
出版年 | 2007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盛晋华 |
学位授予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中文摘要 | 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为专性根寄生植物,寄主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很低。本研究从形态特征与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方面对荒漠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性草本植物,种子在寄主产生刺激物质及适宜的环境中,开始萌。1年后的4月底~5月初,初肉质茎上的顶端延长并顶出地面,5月底~6月初,肉苁蓉伸出地面后的生育期有50d左右,授粉40天后产生活性种子,但未完成后熟。 2.肉苁蓉寄生于梭梭的根部,高50~100cm。花序顶生伸出地面,长15~50cm,茎肉质肥厚,鳞叶黄褐色,肉质,穗状花序,花冠管状钟形,蒴果卵形或近球形,褐色,每果有450粒左右。 3 . 1/2MS培养基是肉苁蓉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在IAA0.1mg/L+2,4-D0.2mg/L+KT0.5mg/L配方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37.6%,其次是NAA0.1mg/L+KT0.5mg/L+GA30.5mg/L激素配比下,萌发率可达36.4%。肉苁蓉种子萌发培养基适宜激素种类与浓度范围为:IAA0.1~0.5mg/L、BA0.1~0.5mg/L、KT0.5mg/L、2,4-D0.2~0.5mg/L、NAA0.1~0.5mg/L、GA30.5~1.0mg/L。 4.梭梭种子无后熟现象,梭梭的萌发的最适范围是15~20℃,变温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最适宜萌发温变周期为5℃/25℃,梭梭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一定浓度盐分(1.2mol/L)对梭梭种子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致使部分种子永久失去活力。 |
中文关键词 | 荒漠肉苁蓉 ; 梭梭 ; 生活史 ; 形态 ; 萌发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7219632.nh&DbName=CMFD2008 |
来源机构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236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晓芳. 寄生药用植物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周晓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周晓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周晓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