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遮荫与外源脱落酸喷施对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不同种群抗旱性的影响 | |
段宝利 | |
出版年 | 2006 |
学位类型 | 博士 |
导师 | 李春阳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通过粗枝云杉不同种群进行的温室半控制试验,采用植物生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粗枝云杉不同种群抗旱性的生长、形态、生理和生化机理,并结合有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粗枝云杉对干旱胁迫的综合反应 粗枝云杉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机制为:(1)相对生长速率及植株结构的调整:干旱胁迫下虽然植株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且有相对较多的生物量向根部分配,但并未发现细根/总根比增加。(2)粗枝云杉对干旱胁迫的光合作用表现为:干旱胁迫显著地降低了控制的理想条件下的气体交换,但干旱胁迫对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没有影响,表明干旱并未影响到光合机构。(3)干旱还影响了很多生理生化过程,包括渗透调解物质(游离脯氨酸)、膜脂过氧化产物、脱落酸(ABA)含量的增加,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升高。这些结果证明植物遭受干旱胁迫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和生化响应,这些变化能提高干旱时期植物的存活和生长能力。 2.粗枝云杉不同种群对干旱胁迫反应的种群差异 粗枝云杉三个种群—干旱种群(四川丹巴和甘肃迭部)和湿润种群(四川黑水)对干旱适应不同,这种不同应归因于它们采用的用水策略不同:在水分良好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受试种群在相对生长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种群间差异。与湿润种群相比,干旱种群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有更高的WUE。粗枝云杉不同种群的碳同位素组分(δ~(13)C)只在干旱胁迫下有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水分良好时比干旱胁迫条件下小,说明生理响应和干旱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受植物内部抗旱机制和外部环 |
中文关键词 | 粗枝云杉 ; 干旱适应性 ; 种群间差异 ; 遮荫 ; ABA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URL |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7010660.nh&DbName=CDFD2007 |
来源机构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资源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2202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段宝利. 遮荫与外源脱落酸喷施对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不同种群抗旱性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段宝利]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段宝利]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段宝利]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