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荒漠增温效应下绿洲区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利用
马兰花
出版年2006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吕新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中文摘要本试验于2004-2005年连续两年分别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实验站、新疆兵团农八师150团、新疆兵团农八师147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进行。论文主要研究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对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绿洲绿洲的增温效应存在及其产生机理,同时对该区域气候资源在荒漠增温效应的影响下所具有的特征及对该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在沙漠至绿洲的不同空间尺度设置4个观测点,通过观测各气象要素值、收集历年气候资料,建立气候要素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在绿洲区域不同空间尺度上沙漠增温效应随与沙漠距离增加影响逐渐减弱。增温效应的实质是沙漠通过自身特殊的热性能,迅速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又以热能形式转移到绿洲,提高绿洲的气温。从大气动力学角度看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的变化类似于山谷风,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充分说明绿洲和沙漠上空确实存在着水平气压差,进而导致近地层环流产生,把热量传送到绿洲引起沙漠增温效应。 增温效应作用使绿洲日夜、年温差增大,春秋季节气温上升、下降迅速,变化幅度大的特征。绿洲内除了光热资源丰富外,同样表现出水、热、土资源的耦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资源优势。 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农业气候资源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性,将进一步揭示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力,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发挥各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势,本文用地理参数与气候资源要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计算区域内的农业气候资源。根据该地区气候资源特点,突出开发热量资源,提出建立稳定发展沙漠-绿洲过渡区棉花生产基地、开发沙漠沿线次气候带,发展瓜果生产基地、发展沙漠沿线深次气候带种养基地的措施,,把气候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为当地农业增加效益,为农业奔小康奠定基础。
中文关键词荒漠增温效应 ; 气候资源 ; 热量资源 ; 空间分布模型 ; 综合利用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6130085.nh&DbName=CMFD2006
来源机构石河子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203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兰花. 荒漠增温效应下绿洲区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利用[D]. 石河子大学,20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兰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兰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兰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