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尚清芳
出版年2006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张建明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中文摘要如何正确分析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绿洲作为干旱区独有的地理景观,支撑着干旱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主要领域。 武威绿洲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最大的绿洲,而其凉州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甘肃省的“头号粮仓”。但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水资源最缺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因而如何促进凉州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创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衡量和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关系的尺度。然而,以往采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多的注重根据单项能值指标、从较短的时间尺度(如某一年份)来描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由于单项能值指标难以从整体上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全貌,不能更好的预测区域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对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该系统各种生态流投入、产出及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投资率和环境负载率等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能值评估。建立了1986-2005年凉州区农业系统能值分析的时间序列,弥补了静态能值分析的不足。通过一系列能值评估指标的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 20年来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和总产出能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农业投能以系统以外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为主,系统环境资源投能的绝对数也在增加,主要表现在对区域水资源的利用上;总产出能先以种植业产出能占绝对优势后逐渐变为农牧结合同时兼顾林业和渔业发展的能值产出形式。各项主要能值指标分析表明凉州区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发展在全国居于较好水平,系统远未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状态,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20年来凉州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人均能值,能值使用强度等指标曲线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可持续发展指数、环境负载率等重要指标
中文关键词凉州区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 能值分析 ; 可持续发展建议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7012828.nh&DbName=CMFD2007
来源机构兰州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198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尚清芳.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 兰州大学,20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尚清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尚清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尚清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