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研究
于柱英
出版年2004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王辉 ; 李先元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中文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防护林体系建设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不仅是灌区农业稳定发展的生态屏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针对武威灌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性差的现实,迫切需要建立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防护林体系。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对传统林业的创新和发展,它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实现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以可持续经营技术为重点,从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立地质量的评价分析、适宜树种的研究、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配置模式效果分析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初步开展了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研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1)通过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各土类生产力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指数,其中绿洲灌耕土生产力指数最高,为85.7,大于80,绿洲盐化灌耕土最低,为56.4,小于60;实测不同土类农田防护林林分蓄积生长量,差异较大,依据不同土地生产力指数的大小和林分现实生产力的高低,把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立地级划分为四类,为武威灌区农林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新引入试验地的三倍体毛白杨5个系号经抗盐碱性和抗冻性分析,各系号均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中良好生长,且在盐碱化土壤中树高生长量是二白杨的1.44~3.1倍,胸径生长量为4.0~18.2倍,但几个系号只有B1008能够在研究区安全越冬,这个品系可作为武威灌区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3)经抗冻性分析,得出二白杨、新疆杨、垂柳、云杉、樟子松、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其次为国槐、侧柏,尤其是樟子松、云杉、侧柏、垂柳等耐瘠抗寒树种可在类似地区大面积进行四旁植树和营造农田防护林。 (4)通过对本地常用的几个针叶树的抗旱性分析得出,樟子松抗旱性最强,证明建立樟子松农田林网是可行的。 (5)通过对樟子松在武威灌区根系分布及生长调查分析表明:樟子松根系分布集中,在250cm范围内,0~20cm土壤层次中根量占调查根系总量的50~60%;樟子松生长迅速,10龄树年高生长量达60cm,粗生长量1.0cm,移栽苗木2~3年后可达到原苗圃地苗木的生长速度;樟子松适应性强,同时对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子的敏感性较强,充足的光照、水分有利于其生长,干旱、低温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6)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型林网的对比分析,证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型林网的防风能力与纯杨树林网在同一变化曲线上,在调节林网内温、湿度等生态因子方面,满足不降低或不影响防护功能的前提条件。三类生态经济型林网对网内作物的负面作用均低于纯杨树林带,其中在1H树高范围内枣树林带平均增产(以小麦计)8.7%,较梨苹果增产幅度高。从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分析,三类生态经济型林网均优于纯杨树林网,是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可供选择的对象。 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林业特点及防护林体系栽培实践,就适宜树种、林种的适用范围和功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的技术与途径。
中文关键词武威绿洲 ; 农田防护林体系 ; 可持续经营 ; 立地质量 ; 适宜树种 ; 生态经济型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URL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2007040072.nh&DbName=CMFD2008
来源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5152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于柱英. 武威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20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于柱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于柱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于柱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