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格局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王新平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登记(发布)日期2018
中文摘要干旱区水与植被的反馈作用将水文和生态过程联系起来。水分在植被-土壤系统的再分布,是决定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土壤水分呈斑块分布比均匀分布更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反过来,植被格局亦影响水循环。荒漠植被景观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呈不连续斑块状分布格局,斑块内植株密集,植被盖度高,斑块周围植株稀疏,盖度较低甚至是裸地斑块。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斑块状植被格局对驱动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斑块格局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包括众多原有斑块的不断破碎和新斑块的重新形成。植被斑块的破碎化使裸地不断增加,加剧了土壤及养分的流失,新的植被斑块的形成则可以使土壤和养分再次固定下来。 本成果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草原向草原化荒漠过渡区,针对不连续的植块和裸地斑块镶嵌分布格局,详细调查植被斑块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状况,模拟分析斑块植被格局的跃变特征,基于早期信号理论检测其对斑块植被格局跃变的预警能力。利用张力计试验原位分析不同优势植物种(主要包括灌木、草本和隐花植物)构成的植被斑块对降水再分布的影响,定量研究植被和裸地斑块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及空间变异性,建立了裸地和植被斑块土壤水分与土壤水文物理参数空间变异的联系,辨析了不同斑块对水循环的调控作用,揭示了驱动斑块状植被格局形成的水循环机制,探明了植被斑块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理论上回答了在降水不足200mm的干旱区驱动生态过程的关键生态水文学问题。本成果揭示的斑块状植被格局及其水文效应,不仅具有生态水文学理论意义,而且为干旱区人工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及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中文关键词生态水文学 ; 水文过程 ; 荒漠生态系统
成果类型基础理论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Q948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780391
来源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956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新平. 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格局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Z]. 基础理论,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新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新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新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