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流动沙地植被恢复一体化技术引进
张文军; 闫德仁; 刘新前; 胡小龙; 袁立敏; 黄海广; 曲娜; 薛博
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登记(发布)日期2015
中文摘要该项目从德国引进了“ReviTec技术-防治荒漠化与植被恢复一体化技术”,“ReviTec技术”是依据生态系统原理,通过人为提供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土壤栖息环境,恢复与重建退化或受干扰的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活性功能”是由生物模块提供的。所谓生物模块是由可降解物质制成的外部包装材料(袋状)及其内部填充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基质填加物(由土壤、有机肥、微生物及植物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共同构成的块状体,具有改善土壤环境和恢复植被的功能。生物模块分为基础模块、复合模块等。 “ReviTec技术”在德国主要被应用于山地坡面水土保持工程。本项目创造性地将其引入沙漠(地)治理中,通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成功解决了在干旱、强光照及流沙环境条件下生物模块易破损、不稳定以及保水保肥等问题,从基础模块的包装材料、规格大小、基质填加物配方、复合模块的形状与配置方式、植被恢复配套技术等环节入手,系统性地构建了适宜沙区环境特点的“生物模块固沙与植被恢复一体化技术”,编制了《生物模块固沙及植被恢复技术规程》,明确了生物模块具有的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植被恢复的功能效应,彻底实现了引进技术的本土化,并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和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示范推广185亩。技术应用后,可使近地表风速平均降低42%,风蚀深度平均减少35%,第三年植被盖度可达到36%以上,使流动沙丘变为固定沙丘,生物模块周围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生态效益显著。 本技术同时具有沙障(防风固沙)、肥岛(土壤改良)和增绿(植被恢复)三大功能,并克服沙漠治理工程中交通不便、材料运输困难、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在材料资源匮乏、交通运输不便的边远地区远沙大沙的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文关键词流动沙地 ; 生物模块 ; 土壤改良 ; 防风固沙 ; 植被恢复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X171.4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96174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63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文军,闫德仁,刘新前,等. 流动沙地植被恢复一体化技术引进[Z]. 应用技术,20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文军]的文章
[闫德仁]的文章
[刘新前]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文军]的文章
[闫德仁]的文章
[刘新前]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文军]的文章
[闫德仁]的文章
[刘新前]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