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荒漠草原区围封草地利用模式研究
乌兰; 卫智军; 刘凤山; 孙世贤; 贾丽娟; 王海; 王成杰; 占布拉; 萨日娜; 杨静; 刘文亭
完成单位苏尼特右旗草原工作站
登记(发布)日期2015
中文摘要(1)任务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荒漠草原区围封草地利用模式研究。 近年来,全国草地面积90%已经退化,内蒙达73.5%多。解决的对策是“三牧”,严重退化的禁牧,中度退化的休牧,轻度退化和没退化草地轮牧和适度放牧。使植被恢复,草地功能发挥,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遏制和改善,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对自治区而言还有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的意义。围封多少年利用,怎么利用才科学合理不退化,就是本项目的必要性。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草地草、土动态采用地面监测和气象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草地利用模式采用牧户为对象,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试验和研发。本项目技术路线:草地动态监测是草地利用的科学依据;把植被动态规律转化成利用的科学模式,从而印证和补充草土监测可靠性。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畜草平衡是草地合理利用的难点,难在超载利用会草地退化,不超载怎么能少养畜又增收,其中技术关键是改变生产方式。运用优质、高产畜群结构和周转,充分利用廉价的天然草地资源,生产成本低又具地方特色的畜产品,其关键是把科学理论与牧民经验密切结合与合作,才能创立适宜当地实际的草地利用模式。 (4)技术的成熟程度、试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的实施根据草地植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规律,以草地生态学规律为指导,进行牧区草地围封时间及草地划区轮牧及自由放牧的研究,研究技术成熟,方法可行。本项成果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草地围封是目前草地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草地围封之后的再次利用能够提高牧民的经济效益,使草地可以永续利用。不同的草地类型、草地退化程度草地围封后的恢复时间是不同的,对荒漠草原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特征和生产力的研究,确定草地围封恢复的临界点和阈值,为围封后草地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是目前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这两种利用方式那种既能保持有效的保护草地还能提高牧民的经济效益,对生产实践很强的指导意义。本项研究成果可直接在荒漠草原推广,同时又草原类型也有借鉴价值。 (6)历年获奖情况 本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提出牧区草地利用模式3套。
中文关键词荒漠草原 ; 围封 ; 划区轮牧 ; 自由放牧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S812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90630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57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乌兰,卫智军,刘凤山,等. 荒漠草原区围封草地利用模式研究[Z]. 应用技术,20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乌兰]的文章
[卫智军]的文章
[刘凤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乌兰]的文章
[卫智军]的文章
[刘凤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乌兰]的文章
[卫智军]的文章
[刘凤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