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利用RNA-Seq技术筛选蒙古沙冬青耐寒耐旱基因及其功能解析 | |
王茅雁; 王志林; 邢燕平; 赵鸿彬; 董博; 武雅琪; 吴兴; 张锋; 姜晓旭; 魏伟 | |
完成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登记(发布)日期 | 2014 |
中文摘要 |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中国西北荒漠区特有的唯一常绿阔叶灌木,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特性。 本项目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蒙古沙冬青在低温和干旱处理2 h、8 h、24 h的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了功能分析与比较。从不同时间点共筛选到3917~6102个DEGs,其中有2026、2028和971个DEGs分别为低温、干旱或两种胁迫处理三个时间点所共有,有近1050个DEGs为每一种胁迫所特有。通过功能富集分析,鉴定出多个与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其相关基因,其中最明显的是参与胁迫和刺激应答及黄酮类生物合成的基因在低温和干旱共有上调DEGs中显著富集,而叶绿体相关基因和膜蛋白基因分别在低温和干旱特有上调DEGs中大量存在。此外,大多数DREB、ERF、NAC和WRKY转录因子基因在低温和干旱处理不同时间点表达上调。这些信息加深了我们对蒙古沙冬青乃至其它植物耐寒耐旱性分子机理的认识,共有上调DEGs则为发掘重要耐寒耐旱基因和深入研究蒙古沙冬青适应寒旱等逆境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依据。从低温和干旱上调表达基因中选择5个调节基因和1个功能基因进行了表达分析和转基因功能鉴定,初步证明其中AmCAT4和AmDREB2C分别在耐旱、耐盐和耐冻性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为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农作物和牧草等耐逆性提供有用基因资源。 |
中文关键词 | 沙冬青 ; 基因 ; 耐寒 ; 耐旱 |
成果类型 | 基础理论 |
中图法分类号 | S793.9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55431 |
来源机构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424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茅雁,王志林,邢燕平,等. 利用RNA-Seq技术筛选蒙古沙冬青耐寒耐旱基因及其功能解析[Z]. 基础理论,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茅雁]的文章 |
[王志林]的文章 |
[邢燕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茅雁]的文章 |
[王志林]的文章 |
[邢燕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茅雁]的文章 |
[王志林]的文章 |
[邢燕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