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陇中黄花矶松 | |
路远; 常根柱; 周学辉; 杨红善; 张茜 | |
完成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登记(发布)日期 | 2014 |
中文摘要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品种主要由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黄花矶松驯化栽培及园林绿化开发应用研究"支撑,项目编号:1610322011001,经费:32万元。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补血草是干旱荒漠地区为数不多的野生花卉之一,且补血草属植物至今多处野生状态,但因花色艳美却开花期长,常作观赏栽培于庭园或应用于园林绿化,也供药用。对沙漠植物进行组织培养,主要是为了开发沙漠植物和繁殖沙区特有的珍稀、濒危及难以繁殖的旱生、超旱生和盐生植物。补血草的种子微小,花萼宿存,在野生状态下不易发芽,且其自然结实率低,种子收集困难,从而限制了它的生长繁殖,组织培养的成功将为大量繁殖补血草的种苗提供新的途径。 补血草属(Limonium Mill.)植物有着艳丽的花色和很长的花期,大多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北方及沿海各省区较为常见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繁殖容易、耐盐碱抗干旱等特点,在城市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建植缀花草坪、花坛花池、护坡固土的优良节水型地被植物,同时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目前对补血草属植物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补血草作为生产和市场中常见的主要花卉而列入种苗产品的质量等级划分中[1]。但国内对其引种驯化规模较小,引种成功且推广的种类也不多,能提供商品化栽培和形成产业化的种类则更少。如何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补血草属野生种质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主要论点与论据 4. 创见与创新 (1) 目前人工栽培应用的补血草属植物种类极少,本研究旨在对补血草进行系统研究及综合评价;建立其高频再生体系,为补血草组培苗的实际生产和应用奠定基础。 (2) 对于黄花矶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种驯化栽培及组织培养方面,而在抗旱性研究尤其是抗旱转基因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1)加强基础研究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或掠夺式开采,野生状态下的补血草属植被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要进行补血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必须首先对我国补血草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收集,调查其主要的分布区域、分布特点及原产地生态环境条件;对该属各植物种间的生态学特性、适应性、抗性和观赏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及综合评价。从而为合理地利用补血草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加强新品种研究 针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干旱和盐碱化问题,利用补血草属植物的极耐盐碱干旱的特性,开展其抗旱和抗盐转基因方面的研究,选育出适宜我国城市绿化要求的强抗性种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技术及产品应用的产业化前景 近年来,国际花卉园艺中一种新趋势是消费者除欣赏栽培花卉品种外,还喜欢山草野花,以便日常生活中就可享受大自然情趣。另一方面,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形势下,节能己成为各国重要任务,所以利用野生花卉中耐寒性花卉和耐旱性花卉来丰富园林景观更显重要。再者,目前自然资源破坏和种质流失严重,对野生花卉的引种和迁地保存也是现代植物园的重要任务。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
中文关键词 | 黄花矶松 ; 驯化栽培 ; 新品种 |
成果类型 | 应用技术 |
中图法分类号 | S688.4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51799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386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路远,常根柱,周学辉,等. 陇中黄花矶松[Z]. 应用技术,201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路远]的文章 |
[常根柱]的文章 |
[周学辉]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路远]的文章 |
[常根柱]的文章 |
[周学辉]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路远]的文章 |
[常根柱]的文章 |
[周学辉]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