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蒜苗籽种子的培育方法
张大跃; 刘忠元; 闫吉治
完成单位张掖市宏顺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登记(发布)日期2014
中文摘要1、课题来源与背景 (1)来源:"蒜苗种子的培育方法"及"蒜苗种子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绿丰1号"项目是张掖市宏顺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研究的发明成果。自2000年研发到2014年又与河西学院河西生态与绿洲农业研究院合作,分别攻克了在种子繁育过程中的"杂草技术防除研究"、种子生产过程中如何解决秕籽率过高以及栽培过程中"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和生产中"质量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等诸多问题的合作研究。 (2)背景:大蒜属百合科葱属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亚地区,性喜低温冷凉气候条件。在我国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家常蔬菜和调味品。大蒜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妆品工业、饲料工业以及农用杀虫、杀菌剂制造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大蒜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主要出口国。大蒜和蒜苗、蒜苔成为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也成为一些重点产区的支柱产业,由此而形成的价格大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利用蒜瓣做种子生产蒜苗作为蔬菜食用或作调味品,是几千年以来种植过程中的常规栽培方法。大蒜的杂交育种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用蒜瓣播种,以现行价格计算成本,每亩用蒜瓣200公斤,价格12元/公斤计算,每亩要用2400元的蒜瓣种子,手工点播蒜瓣每人每天点播0.2亩,工价按每天每人100元计算,每亩地需支付人工费1000元。这样播种的种子和人工费亩成本需3400元以上。蒜苗籽种子的培育成功,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每亩用1.5公斤的蒜苗种子近千元,就可降低亩成本2000元以上,而且在同等肥、水条件下种植,用种子播种的蒜苗还能增加亩产1000-2000公斤蒜苗(蔬菜)。这一成果的诞生,在大蒜的种植长河中将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也是大蒜栽培种植历史上的里程碑。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蒜苗籽种子的培育方法,应用组织切片手段,进而通过每年120天的春化阶段的培育,培育出可直播的蒜苗籽,具体步骤包括:1)种子初选;2)种子复选;3)育苗;4)苗床管理;5)田间管理;6)杂交授粉;7)制种田选择;8)收获;9)清选、干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过种子初选、复选后育苗培育大蒜籽种子,提高大蒜制种质量;通过控制制种田周围环境,保证种子授粉质量,避免杂交授粉;经过2-3年制种得到可直播的大蒜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技术的创造性与选进性 几千年以来生产中生产蒜苗传统的方法都是用成熟的蒜瓣做为种子用来生产蒜苗(蔬菜),不但种子难贮存,而且亩用种量在200公斤以上,用工费用高,亩成本在3400元以上。蒜苗籽种子的培育成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每亩用1.5公斤的蒜苗种子近千无,就可降低亩成本2000元以上,而且在同等水肥条件下种植,用种子播种的蒜苗还能增加亩产1000-2000公斤蒜苗(蔬菜)。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经多年在全国东、西、南、北的29个省(市)、自治区凡是种植蒜苗的区域小面积试种均取得生产上的成功,而且显现出 巨大的增产潜力。对比试验证明,增产幅度在40%以上,而且降低成本,增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倍受菜农的青睐,安全性能可靠,推广前景广阔。全面播种面积在0.4亿亩左右,如果得到推广,每年可节约投入800亿元,增产蔬菜800万吨左右。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不管露地种植还是保护地栽培都能显现出抗病,耐低温、抗衰老、青茎绿叶、纤维少、口感好的优良性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技术标准还未颁布实施,生产、经营中无标准可依,故不能大面积生产种子,影响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中文关键词蒜苗 ; 种子 ; 培育方法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S633.4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51838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37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大跃,刘忠元,闫吉治. 蒜苗籽种子的培育方法[Z]. 应用技术,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大跃]的文章
[刘忠元]的文章
[闫吉治]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大跃]的文章
[刘忠元]的文章
[闫吉治]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大跃]的文章
[刘忠元]的文章
[闫吉治]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