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安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类比与标准研究
杨增武; 尹林克; 王亮; 陈军纪; 刘元新; 田瑞祥; 陶金鼎; 杨永伟; 牛淑华; 侯翼国; 刘彬
完成单位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登记(发布)日期2014
中文摘要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该课题为甘肃省环境保护厅2012年度省环境保护科技计划项目“安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类比与标准研究”(GSEP-2012-13)。项目背景:近几年来,安西自然保护区内先后有数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进行施工或者投产运行,建设前期就工程穿越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事宜,一直是建设者、施工方和保护区三家争议的话题。至目前,国家尚无一部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标准,保护区只能依据甘肃省草原行业生态补偿标准来进行协商补偿,造成补偿资金的争议和资金额度不足以恢复原有生态。项目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等已建和在建工程为例,对工程穿越安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进行定量研究,最终编制《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为今后核定保护区内建设工程生态补偿费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通过开展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动植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土壤保育功能、水资源调控功能、固碳释氧功能、防风固沙功能等降损影响的调查,定量评估国家重点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造成影响,科学有效的确定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恢复成本的增加量、生态受益者经济价值功能的损降程度、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价值的损失,最终制定《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标准》。具体指标是开展工程施工与运营对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降损和对保护区保护与功能恢复投入的影响研究,工程实施与受益者对保护区服务功能损降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建立不同类型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影响的生态补偿价值定量评估方法,并确定区域生态受益者(工程实施建设者)对自然保护区应支付的生态补偿费用标准。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本项目依据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价值法和假想市场价值法,结合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和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数据以及保护区Landsat7卫星的2013年8月和Landsat5卫星的1988年9月TM数据、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自然保护区及穿越保护区的重大工程的基础数据资料等,构建了重大工程建设运营期对极旱荒漠植被生态系统功能降损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2、本项目研究成果《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尚属目前国内首个针对单个自然保护区制定的生态补偿标准。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了不同类型工程建设对安西自然保护区功能影响的生态补偿价值定量评估方法,并确定了区域生态受益者(工程实施建设者)对自然保护区应支付的生态补偿费用标准。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编写《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管理办法》,并进入中试阶段,能够广泛应用于同类荒漠地区。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的研究成果已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地方开发项目穿越或占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所造成的生态受损区域及附近未受损区域中功能损失量和经济价值的计算标准。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
中文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 生态补偿 ; 标准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X36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564227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3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增武,尹林克,王亮,等. 安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类比与标准研究[Z]. 应用技术,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增武]的文章
[尹林克]的文章
[王亮]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增武]的文章
[尹林克]的文章
[王亮]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增武]的文章
[尹林克]的文章
[王亮]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