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
孙万仓; 刘自刚; 王积军; 陈跃华; 官春云; 许志斌; 徐爱遐; 陈其鲜; 王俊英; 雷建民; 董静; 尼玛卓玛; 李学才; 宋卫信; 邵志壮; 贾利欣; 王书芝; 张晶晶; 杨蕊菊; 方彦; 武军艳; 杨宗学; 赵彩霞; 张亚宏; 鲁瑞文; 冯克云; 王景华; 王世发; 曾秀存; 张腾国; 汤松; 郭秀娟; 王鑫; 周冬梅; 张仁陟; 张建学; 张雁
完成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登记(发布)日期2013
中文摘要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为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903002-4)。2009年由农业部立项,主持人为孙万仓,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北方旱寒区冬油菜不能越冬,种植业经济生态效益低下。选育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解决冬油菜越冬问题,研发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并推广应用,对提高北方旱寒区经济、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项目主要针对北方旱寒区冬油菜不能越冬和种植业经济生态效益低下的问题,通过选育抗寒冬油菜品种,研发冬油菜越冬保苗技术与高效种植模式,为冬油菜北移提供保障技术,改革北方地区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为一年二熟/二年三熟,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改善北方农田生态和保障国家油粮供应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技术指标: (1)通过课题实施,使冬油菜由北纬35°北移至北纬40°~48°的北方旱寒区种植,发展北方冬油菜100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350万亩; (2)培育北方旱寒区种植的强冬性冬油菜品种3个; (3)筛选适合不同生态条件种植的冬油菜后茬复种作物品种5个; (4)研制提出适宜北方旱寒区不同生态条件的栽培技术规程8套; (5)提出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的种植区划; (6)建成试验示范区10个(百亩示范区7个、千亩示范区2个、万亩示范区1个); (7)繁殖陇油7号等良种1.4万亩、280万Kg; (8)发表论文20篇,出版专著1本; (9)培养硕士、博士12人。 3.主要论点与论据 (1)项目的实施,育成适宜北方寒旱区种植的陇油7号等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5个,抗-25℃~-32℃极端低温,越冬率80~100%,亩产200Kg以上,比对照增产27%以上,含油量高3~4个百分点,解决了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越冬问题。 (2)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国冬油菜种植区由北纬35度天水北移到北纬40度的北京和北纬48度新疆阿勒泰,冬油菜种植区北移5-13个维度。 (3)研制以冬油菜为核心的高效种植模式12项,为北方寒旱区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提高复种指数,实现油粮协同增产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技术保障。 (4)研制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秋壮春发栽培技术6项,为北方冬油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5)研究制定北方冬油菜种植区划。将北方冬油菜区分为东北冬油菜亚区、华北冬油菜亚区、鄂尔多斯高原冬油菜亚区、黄土高原冬油菜亚区、甘新绿洲冬油菜亚区、西藏高原冬油菜亚区6个亚区。 (6)根据多年北方超强抗寒冬油菜适应性研究结果,提出了北方寒旱区冬油菜种植区临界气候条件。无积雪覆盖地区:最冷月最低气温-9~-10℃,冬季负积温-700 ~-800℃,极端低温-30℃;冬季积雪覆盖地区:最冷月最低气温-11 ℃以下,冬季负积温-1612 ℃,极端低温-45 ℃左右。而传统冬油菜种植区临界气候条件为:最冷月最低气温-6~-7℃,冬季负积温-423℃左右,极端低温-18℃左右。 (7)申报专利5项,获授权专利3项;制定技术标准1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克隆抗寒相关基因7个;发表研究论文32篇; 4. 创见与创新: (1) 项目实施育成的陇油7号等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抗-25℃~-32℃极端低温,解决了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越冬问题,抗寒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项目的实施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由北纬35度天水北移到北纬40度的北京和北纬48度新疆阿勒泰,冬油菜种植区北移5~13个维度; (3)研制的冬油菜为核心的一年两熟/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革新了北方寒旱区传统的一年一熟种植制度; (4)首次研制提出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秋壮春发栽培技术; (5)首次研究制定了北方冬油菜种植区划; (6)首次提出了北方寒旱区冬油菜种植区临界气候条件。 5.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 育成的陇油7号等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抗-30℃极端低温,越冬率80%以上,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亩产200Kg以上,比对照增产27%以上,含油量高3~4个百分点;提出的冬油菜栽培技术与一年二熟/二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已在北方旱寒区推广应用。在甘肃、新疆、宁夏、北京等地.建立良繁基地12个,繁育良种2.11万亩、300万公斤;建立试验示范区70个、18.1292万亩。累计推广冬油菜集成技术396.58万亩,累计总经济效益43268.23万元,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冬油菜增加冬春季植被覆盖度,保护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机械化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种植模式研发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6.历年获奖情况:无
中文关键词冬油菜 ; 超强抗寒 ; 高效种植模式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中图法分类号S565.4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27795
来源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33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万仓,刘自刚,王积军,等.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Z]. 应用技术,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万仓]的文章
[刘自刚]的文章
[王积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万仓]的文章
[刘自刚]的文章
[王积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万仓]的文章
[刘自刚]的文章
[王积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