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不同放牧体制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王成杰; 李元恒; 周培; 姜圆圆; 唐士明; 陆婷婷
完成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登记(发布)日期2013
中文摘要经过3年对荒漠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一些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手段也达到了国际的水平。项目研究成果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地区固碳减排的决策制定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数据,体现出项目成果的应用和实际价值。主要研究结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放牧强度显著影响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通量,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是CH4弱的汇,是CO2的源。N2O表现为有时为汇,有时为源的双重通量交换模式; 2)放牧绵羊排泄物对CH4和CO2通量的结果表明家畜排泄物削弱了土壤对甲烷的吸收并增加了CO2的排放量; 3)放牧绵羊粪便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内降解结果表明各成分间的降解有显著的相关性,其降解符合回归曲线方程为y = y0 + a (1-e-bx)。夏季是羊粪分解的主要时期; 4)利用牧草的可消化养分与能量的比率可以很好地确定草地的适应载畜率; 5)荒漠草原对土壤CH4的吸收显着高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除草原类型外,甲烷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放牧强度、土壤水分和温度。考虑我国北方草原的退化程度,过度放牧对土壤对甲烷的吸收产生了较大的负效益。
中文关键词荒漠草原 ; 放牧制度 ; 温室气体 ; 家畜排泄物 ; 生态效应
成果类型基础理论
中图法分类号S812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90656
来源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29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成杰,李元恒,周培,等. 不同放牧体制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Z]. 基础理论,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成杰]的文章
[李元恒]的文章
[周培]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成杰]的文章
[李元恒]的文章
[周培]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成杰]的文章
[李元恒]的文章
[周培]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