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 | |
郭文超; 胡红英; 吐尔逊·阿合买提; 许建军; 王兵; 刘宏泉; 何江; 李翠梅; 丁新华; 冯宏祖; 李成德; 朱丽得孜·艾山; 李建成; 张帆; 魏建华; 姚举; 虞国跃; 李号宾; 罗晨; 李鸿亮; 王甦; 阿克旦·吾外士; 李志刚; 王伟; 黄建; 岳荣强; 胡卫江; 刘升; 何传林; 邓菲菲; 张振宇; 吴静; 王银方; 李鹏发; 张勇; 艾尔 | |
完成单位 |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登记(发布)日期 | 2013 |
中文摘要 | 一、成果简要说明 针对新疆优势特色农作物和林果主要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主要农林害虫寄生蜂资源利用研究与应用无法满足我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和果品精品化、无害化发展需要的现状,近年来,由新疆农科院植保所牵头,与新疆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塔里木大学等多家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单位合作组成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该团队先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农业部基础建设类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及新疆农科院青年基金等相关科研课题8项。项目实施从1998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历时15年。该团队紧紧围绕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特色农作物和林果主要害虫严重发生和危害的现状,防治存在突出矛盾和未来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果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展了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赤眼蜂科、缨小蜂和蚜小蜂科等小蜂总科和茧蜂科寄生蜂天敌资源研究,探索符合新疆生产实际螟黄赤眼蜂、丽蚜小蜂和麦蛾柔茧蜂人工繁殖技术和适宜特殊生态特点田间释放和综合配套技术等。同时,建立寄生蜂天敌人工繁殖和人田间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并进行大规模田间应用。项目研究在多个领域获得重大创新,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主要包括: 1、在国外内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蚜小蜂科中国新纪录属3个和新种41个;赤眼蜂科、缨小蜂科、蚜小蜂科和茧蜂科中国新纪录种32个和新疆新纪录种125个。丰富了新疆和我国乃至世界小蜂和茧蜂等寄生蜂资源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小蜂和茧蜂资源研究的多项空白。 2、首次研究并提出了符合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林生产实际和生态特点的螟黄赤眼蜂和丽蚜小峰、浅黄恩蚜小蜂和麦蛾柔茧蜂繁殖工艺技术,建立了我国西北最大的寄生蜂天敌工厂化繁育技术研发基地; 3、首次研究并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新疆以及我国西北荒漠绿洲农田、果园(或设施蔬菜)生态特点的赤眼蜂、蚜小蜂和麦蛾柔茧蜂田间释放技术; 4、首次研究并提出了符合新疆以及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干旱、高温特点的利用人工繁殖赤眼蜂、蚜小蜂防治不同农作物田和果园、不同靶标害虫综合配套技术,针对性和创新性强,属国内外首创,并进行了大规模应用; 5、制定并颁布了《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65/T2271-2005)、《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65/T3372-2012)、《有机棉种植技术规程》(DB65/T2270-2005)、《螟黄赤眼蜂生产应用技术规程》(DB65/T3395-2012)、《设施蔬菜粉虱类害虫无害化防治技术规程》(DB65 /T3425-2012)等适应我区农业生产实际的地方标准5个; 6、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分别为:”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取得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8 1 0224944.1)、”立式包装机“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8 2 01099751.7)、“一种多用途天敌昆虫混合释放装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3 2 0407816.7)、“自动供水诱虫装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320816983.7); 7、撰写论文62篇,其中发表论文46篇(SCI收录1篇,核心期刊论文41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5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5名; 8、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28期,培训地州、县市技术人员4207人次,农户近43743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累计131230份。同时, CCTV-7《科技苑》栏目摄制了“果园里的战争”专题片介绍果园利用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技术的应用。新疆电视台和“科技日报”也做了相关报道。原自治区政协主席克尤木巴吾东、自治区副主席钱智、自治区副主席史大刚等自治区领导先后到疏勒县繁蜂站指导工作。上述工作有力宣传了优势种天敌昆虫的田间应用技术,提升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了各项技术推广应用。在技术成熟程度方面,该技术成果以生物防治为核心,属环境友好型,对人畜安全,技术成熟程度较好。 二、成果已应用情况 针对不同作物田、果园不同农林鳞翅目主要害虫和设施大棚粉虱类害虫,开展了大规模利用人工繁殖赤眼蜂和丽蚜小蜂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靶标害虫的危害,十五年来分别在南、北疆13个县市的棉田、加工番茄田、玉米田、苹果园、香梨园、杏园和蔬菜大棚示范推广利用人工繁殖及其寄生蜂综合配套技术累计面积39.08万亩,田间释放人工繁殖寄生蜂面积超过140万亩次,人工繁殖商品化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商品化寄生蜂累计312.50亿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 三、存在问题 新疆地域辽阔,属于典型的荒漠绿洲生态,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各不相同,昆虫天敌资源较丰富,本研究团队虽然对新疆各生态区主要寄生蜂种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许多具有开发潜力的天敌资源尚需进一步研究。部分天敌的人工繁殖技术尚不完善,需耗费大量人工,生产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
中文关键词 | 新疆 ; 寄生蜂 ; 小蜂 ; 人工繁殖 ; 专利 ; 赤眼蜂 |
成果类型 | 应用技术 |
中图法分类号 | S476.3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589491 |
来源机构 |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297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文超,胡红英,吐尔逊·阿合买提,等. 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Z]. 应用技术,201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文超]的文章 |
[胡红英]的文章 |
[吐尔逊·阿合买提]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文超]的文章 |
[胡红英]的文章 |
[吐尔逊·阿合买提]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文超]的文章 |
[胡红英]的文章 |
[吐尔逊·阿合买提]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