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崔国发; 邢韶华; 雷霆; 王清春; 赵勃; 刘润泽; 曲宏; 黄三祥; 孙锐; 李霄宇; 王双玲; 郑姚闽; 张建亮; 李玉强; 郭子良
完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登记(发布)日期2013
中文摘要建设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和重要载体,是加强禁止开发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697处,总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8%。如此庞大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与生态安全,因此,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水平,具有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意义。 本项目属林学其他学科领域,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主要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濒危程度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保护区体系及优先建设方案研究”等项目资助下,本研究历时10多年,从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和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等几个方面系统提出了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和未来的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体系,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提供了关键的科技支撑。 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40项,公布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发明专利4项;已发布实施行业标准7项,审定通过正在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发表科技论文90余篇,其中SCI4篇,EI1篇,出版专著6部;培养博士16名,硕士35名,青年教师7名;创新性地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技术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稀有性、多样性、自然性以及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资源功能,对野生动物的稀有性、多样性、群落特征和栖息地重要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构建了一系列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形成了一整套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技术。 2、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技术 以大量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特征,珍稀和典型地带性植被分布特征,社会干扰因子作用规律等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旗舰种、伞护种、典型植被、典型景观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节点、关键区域和保护空缺,创新性提出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技术。 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 通过对森林、草原、荒漠、内陆湿地与水域、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等主要保护对象特征的研究,针对各种保护对象保护的需求,结合外界干扰因素、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首次从区划范围、区划依据、区划方法和区划调整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 4、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技术 从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知识的提炼,自然保护区主体功能的认证,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改善,主要保护对象管理效率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创新性地形成了针对不同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技术和推动其管理质量提升的保护成效评估技术。
中文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 管理 ; 区建设 ; 关键技术 ; 价值评价
成果类型基础理论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X36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586157
来源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17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国发,邢韶华,雷霆,等.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Z]. 基础理论,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崔国发]的文章
[邢韶华]的文章
[雷霆]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崔国发]的文章
[邢韶华]的文章
[雷霆]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崔国发]的文章
[邢韶华]的文章
[雷霆]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