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新疆罗布泊地区野骆驼及其栖息地环境调查与研究
屈建军; 袁磊; 张莉; 程芸; 廖空太; 萨根古丽; 马鸣; 韩建林; 罗朝辉; 牛清河; 刁庆安; 朱海涌; 赵智刚; 柳本立; 袁国映; 张宇; 沙拉; 俞祁浩; 高丽君; 张超; 李维东; 李红旭; 杨正中; 谢正君; 周旭东; 丁鹏; 李文斌; 特列吾汗·巴合提; 郑本兴
完成单位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登记(发布)日期2012
中文摘要1.课题来源与背景 新疆罗布泊地区野骆驼及其栖息地环境调查与研究包括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项目和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形成发育过程研究两个项目。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极旱荒漠区的中心—新疆罗布泊地区,该区域分布着世界濒危物种—野骆驼总数的五分之三。近十多万年以来,罗布泊一直是塔里木盆地最低洼地和水盐积聚地,是新疆地区环境演变和历史变迁的一个典型区域,特别是它在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更是中亚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是基础性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对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骆驼及其栖息地环境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区域环境本地数据,为建立保护区及其规划,以及此后的保护区功能规划完善,科学实施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协调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对保护区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基本摸清了区域环境本底,在区域专题地图绘制,羽毛状沙丘系统研究,野骆驼物种鉴定及其生活习性研究,区域昆虫和鸟类调查等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调查和研究范围限于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所取得的调查和研究成果是区域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全面系统反映,可以直接应用到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以及保护区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这些成果也对周边极端干旱区的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以及保护区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同时也对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保护区周边巴州政府、哈密地区行署和吐鲁番地区行署及若羌县政府等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十二五”规划时,采用了考察研究中的动物分布情况及自然环境特点等内容为依据;巴州环保局、哈密地区环保局、吐鲁番地区环保局根据综考研究的保护区相关规划建议和自然环境、动植物分布状况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等内容,制定了当地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罗布泊盐湖的国投罗钾公司也高度重视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研究为其生产经营及对罗布泊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管理局也根据该综考研究的相关成果,合理的规划保护区范围,并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甘肃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和阿克塞安南坝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在实施野骆驼保护,保护区规划和管理等方面也应用和借鉴本次考察研究的成果;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进行科普教育时也应用了本次综合考察的研究成果。上述成果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区域包括野骆驼在内的野生动物保护、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和,以及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保护区考察区域地域辽阔、环境恶劣,参加考察的机构人员多,组织考察难度大,很多地方无法到达的原因,在各学科的野外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调查空白区域,这些区域的数据有待日后持续的工作给予完善和补充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7.成果简介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SCI8篇,出版专著6部(幅),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 对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保护区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科学评价。 ② 首次绘制了库姆塔格沙漠专题地图(1:50万),系统分析了沙漠内部主要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库姆塔格沙漠世界上独有的羽毛状沙丘开展了系统研究,利用地形测绘、摄影测量、粒度分析、光谱测量、矿物分析和探地雷达技术证实了库姆塔格沙漠存在羽毛状沙丘,并利用风洞模拟实验揭示了羽毛状沙丘的形成机理。 ③ 通过遗传基因学测试,首次提出双峰野骆驼是不同于家骆驼的新物种;利用样线调查法对整个罗布泊地区的野骆驼种群数量开展调查,得出2010-2013年间罗布泊地区野骆驼数量为645.75±95.55峰,呈缓慢增长趋势,进而提出了野骆驼分布、集群、繁殖、食性及生态习性。 ④ 全面记录和评价了野骆驼栖息地的动植物种类、群系类型及区系特征;发现了1个昆虫新种,3个昆虫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新疆新记录种;发现了1个新疆鸟类新纪录种-北鹨,在新疆罗布泊阿奇克谷地记录到黑颈鹤和白尾地鸦,扩展了黑颈鹤和白尾地鸦的分布范围。 ⑤ 阐述了地质历史时期罗布泊的形成与演化,首次对罗布泊的12条湖岸线的面积和水深进行估算,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查明了近2000年来罗布泊的演化过程,提出塔里木盆地河水过度利用是导致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因素。
中文关键词新疆罗布泊地区 ; 野骆驼 ; 栖息地 ; 环境调查 ; 研究
成果类型基础理论
中图法分类号Q958.113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61882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31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屈建军,袁磊,张莉,等. 新疆罗布泊地区野骆驼及其栖息地环境调查与研究[Z]. 基础理论,201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屈建军]的文章
[袁磊]的文章
[张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屈建军]的文章
[袁磊]的文章
[张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屈建军]的文章
[袁磊]的文章
[张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