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民勤可持续草地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
南志标; 侯扶江; 王彦荣; 傅华; 王锁民; 常生华; 马鸿军 | |
完成单位 | 兰州大学 |
登记(发布)日期 | 2011 |
中文摘要 | 1. 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来源于甘肃省科技厅2007年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0702NKDA029)“民勤可持续草地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民勤县农业环境加速恶化,主要表现为灌溉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绿洲周边的天然植被趋于消亡,风沙灾害增强。研究区内主要种植棉花、洋葱、辣椒、小麦、茴香等作物,各乡镇仅1-2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就占2/3以上。单调的种植结构,过分强调市场导向,造成主导作物频繁更替,同时也破坏了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结合,农业系统的市场风险加大、稳定性削弱。荒漠区与绿洲区缺少农业系统耦合技术,不能相互支持,出现“双输”的局面。因此民勤绿洲亟需建立适应恶劣自然条件、与环境友好、组分丰富、结构完善的的草地农业系统。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根据生产与生态相结合、作物生产与家畜生产相结合、绿洲与荒漠相结合、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思路,本项目拟在民勤开展可持续草地农业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3. 主要论点与论据: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在保证生态用水的前提下,以总水量为约束条件,以粮食自给和耕地最大经济收益为目标因子,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草田轮作模式。明确了民勤绿洲农业系统中,当灌水量为6000m3/ha时,苜蓿的干物质的水分利用效率为6.67kg/m3,棉花干物质的水分利用效率为0.90kg/m3,小麦和玉米干物质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77kg/m3,2.86kg/m3。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民勤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权重为-0.857社会因素的权重为0.857,其中农业系统结构和人口是社会因素的两个主要成分,其权重分别为0.913和0.913。种植业耗水过多。1949年-2008年,民勤全县平均每年消耗水资源4.06亿m3,其中种植业耗水占87.11%,畜牧业耗水占2.94%,二三产业耗水占4.19%,生活用水占1.41%,生态用水仅占4.35%,年超采地下水达2.73亿m3。研究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7%,养殖业仅占22%。但养殖业比种植业回报率高,养殖业产投比为2.77,种植业为2.48。 4. 创见与创新:明确了绿洲主要作物苜蓿、棉花、小麦、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并提出作物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分析了民勤绿洲农业系统的能量和经济特征,根据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牧草作物比例,提出了绿洲优化的农业系统结构;通过天然草地、牧草作物、作物秸秆供给与家畜需求的动态平衡,进行了草畜平衡分析,最终提出了集约化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和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优化耦合模式。 5.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建立荒漠集约化作物/天然草地-家畜综合农业系统和绿洲集约化草田轮作-家畜综合农业系统,示范户均增收15000元/年;提升基层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内陆河流域提供生态安全与食物安全并重的草地农业系统可持续模式及其关键技术模式。 6. 历年获奖情况:无 |
中文关键词 | 草地农业 ; 可持续 |
成果类型 | 应用技术 |
中图法分类号 | S812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627538 |
来源机构 | 兰州大学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954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南志标,侯扶江,王彦荣,等. 民勤可持续草地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Z]. 应用技术,201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南志标]的文章 |
[侯扶江]的文章 |
[王彦荣]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南志标]的文章 |
[侯扶江]的文章 |
[王彦荣]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南志标]的文章 |
[侯扶江]的文章 |
[王彦荣]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