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河西万亩设施葡萄产业带建设及延后集成技术应用与标准化生产
常永义; 李庆会; 杨江山; 刘建勋; 张林银; 朱建兰; 张永虎; 汪永祥; 祁俊堂; 张林忠; 杨国宗; 陵军成; 王延秀; 王海; 周光军; 吴玉霞; 俞生明; 李元生; 徐生富; 马文贵; 李万年; 刘生虎; 曹刚
完成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登记(发布)日期2010
中文摘要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项目为甘肃省科技厅下达的2008年-2010年星火计划科技重大专项(0801XKDG028)。项目总经费80万元。实际投入2亿多元。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 项目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领域,主要应用甘肃农业大学创新技术-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技术。 2.性能指标 ①建成河西万亩淡季上市的设施葡萄产业带;②制定出日光温室葡萄促成和延后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标准;③建立日光温室早果、优质、稳产12-2月采收的集成技术体系。④建成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和技术协作网,发表科研论文6-8篇。 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 1. 筛选出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新品种。通过项目实施,在红地球葡萄设施延后栽培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中,引进筛选出了适宜设施延后栽培的优质晚熟葡萄红宝石无核和克瑞森无核等15个新品种,丰富了栽培品种类型,形成了多样化供应市场的基础。 2.探索出了干旱区设施葡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高寒冷凉地区和干旱荒漠区,遵循葡萄生长发育需水规律,研究葡萄不同生育期定额灌溉技术,全年灌水比正常减少1/3-1/2,对供试葡萄的产量、穗重、粒重没有明显的影响,且果穗着色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 3.设施葡萄实现了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以项目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通过深入系统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延后栽培为主的技术集成体系,形成了高寒区、干旱区和荒漠区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技术模式。制定了5项技术标准并颁布实施。使设施葡萄生产走上了正规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轨道,规范了生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4.理论研究深入系统:项目实施后,不断深入研究了设施葡萄抗逆生理、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产期调控技术、高效节水技术、叶片延缓衰老技术、有机肥施肥技术和荒漠非耕地栽培技术等。共发表研究论文21篇。采用垄栽覆膜增温、地上苗木套袋、覆盖保水等技术使高寒冷凉区葡萄一次性栽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通过肥、水、温度、调控和应用茉莉酸丙酯调节处理等综合管理技术,将葡萄叶片衰老延迟到220-250天。从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中分离出11种对葡萄灰霉病有拮抗作用的附生细菌,其中B5、B12菌株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从天祝等地日光温室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中筛选28株对葡萄灰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其中拮抗菌BHG13、BTZ7菌株防效最好。也进行了葡萄对蔬菜的化感作用研究。以上研究成果经2010年12月查新国内外均未见文献报道。 5.扩大了葡萄的栽培范围。项目利用冷凉、干旱和光照气候资源,推广应用红地球葡萄前期设施抑制、中期露地生长、后期设施保护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延后综合栽培技术,在河西永登、天祝、山丹、张掖甘州区、民乐、临泽、高台、武威、敦煌等市县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实施,利用冷凉和干旱气候资源,发展推广设施葡萄永登4000亩、天祝2646亩、张掖3939亩、武威3166亩和敦煌130亩,均均达到了葡萄1年栽树,2年亩产千斤,3年进入盛果期的早果、丰产、优质、高效目标,经济效益显著。已推广发展1.388万亩延后为主兼顾其它产期的设施优质葡萄,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冬、春和淡季葡萄直采上市的产业带。 6.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网和技术团队。项目采取与政府扶贫开发结合、与龙头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结合、与当地种植结构调整结合,建成了技术研发团队和服务网络,累计培训农民0.8万人,使家家有个葡萄种植明白人。培训农民技术骨干600人,培训地方农技人员200人。使农民的种植技术实现专业化。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在兰州和河西12个市县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实施,均达到3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约1500-2000公斤,红地球葡萄元月、春节鲜采上市,较露地栽培延迟3-4个月。在河西其他地区乃至青海、西藏和宁夏等高寒冷凉区也已有少量栽植,表现良好。经过近10年在永登和河西地区的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技术成熟,技术安全可靠。 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适于在年平均气温0-8℃,年光照在2600小时以上,冬季连续降雪少的地区发展,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壤盐碱轻、水矿化度较低的地区为好。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在兰州和河西12个市县的不同海拔地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形成了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技术模式,示范推广1.388万亩,总产值达到2.6亿元。 存在问题:一是设点多,地域气候条件复杂,葡萄生长期出现的生理障碍较多,加之部分农民掌握技术不到位,有推迟结果和产期提前等问题。二是经费不足,部分基础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在高寒冷凉地区设施葡萄影响品质形成主要阶段的综合因素等尚不十分清楚。三是部分群众存在盲目自行引种,栽培的品种不适合设施栽培。四是设施葡萄栽植区地域复杂,条件差异大,有些地区标准化生产技术尚需特定的条件重新制定。 六、历年获奖情况 2004年甘肃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美国优质、大粒、硬肉提子葡萄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万亩美国红提产业化基地建设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葡萄新品种引种筛选研究”项目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
中文关键词设施葡萄 ; 延后集成技术 ; 标准化生产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663.1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408492
来源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69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常永义,李庆会,杨江山,等. 河西万亩设施葡萄产业带建设及延后集成技术应用与标准化生产[Z]. 应用技术,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常永义]的文章
[李庆会]的文章
[杨江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常永义]的文章
[李庆会]的文章
[杨江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常永义]的文章
[李庆会]的文章
[杨江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