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中东部旱作地区抗旱节水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示范 | |
张绪成; 朱润身; 杨封科; 侯慧芝; 李尚中; 刘晓伟; 马一凡; 吕军峰; 郭贤仕; 李兴茂; 何宝林; 夏芳琴; 王淑英; 姜小凤; 柳燕兰; 张平良; 谭雪莲 | |
完成单位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登记(发布)日期 | 2010 |
中文摘要 | 《中东部旱作地区抗旱节水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示范》是2008年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下达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0801NKDA017。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协调领导,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持承担。项目依据农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思路,针对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种植效益低下、农业生产干旱灾害风险较大和综合生产能力偏低等现状,基于农业生态学、作物耕作栽培学、土壤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针对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的水土资源条件,通过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科学轮作体系、田间工程营建、测土配方施肥、覆盖保墒增温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得出以下结果: 1、筛选出适合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地区的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稳产丰产性好的优良玉米品种3个、小麦品种2个、马铃薯品种3个,糜子品种1个,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2、试验研究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的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温度变化、冠层光辐射等与作物产量形成的关系,初步探明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机制。 3、研究提出了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草-膜二元覆盖沟垄种植技术、马铃薯+蚕豆间作技术,陇东麦收后夏休闲期农田高留茬少耕与绿色作物覆盖技术、密植作物(小麦、糜子)膜上覆土抗旱技术等旱地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并形成技术规程。 4、在定西市安定区、庆阳市镇原县和平凉市庄浪县建设高产技术示范田共1.7万亩,3年累计推广25万亩,亩增粮食120kg,累计新增粮食0.3亿kg,新增纯收益1.07亿元。 本项目提出的全地面地膜覆盖+膜上覆土穴播+科学轮作+测土配方施肥+一膜两年用技术体系、陇中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高产高效技术体系、陇中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蚕豆间套作高产高效技术体系、陇东麦收后夏休闲期农田高留茬少耕与绿色作物覆盖技术和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全膜双垄沟播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均是基于当前我省中东部旱作农业生产实践的科技需求提出,而且提出的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应,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尤其在陇中半干旱区示范推广的陇中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体系和陇中马铃薯+蚕豆间套作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增产增收效果非常突出,而且该项技术操作简单,易于农民接受,将有非常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
中文关键词 | 旱作 ; 抗旱节水 ; 技术创新 |
成果类型 | 应用技术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S274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408530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688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绪成,朱润身,杨封科,等. 中东部旱作地区抗旱节水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示范[Z]. 应用技术,20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绪成]的文章 |
[朱润身]的文章 |
[杨封科]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绪成]的文章 |
[朱润身]的文章 |
[杨封科]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绪成]的文章 |
[朱润身]的文章 |
[杨封科]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