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中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 |
史振业; 冯起![]() ![]() | |
完成单位 |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
登记(发布)日期 | 2009 |
中文摘要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是中国科协重大决策咨询项目。项目编号为:2007ZCYJ34。项目经费总额50万元。研究起止时间为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沙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由于对沙产业理论研究较少,对沙产业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沙产业开发缺乏科学引导,存在着自发、无序开发现象,导致我国沙产业发展处于盲目的发展阶段。而目前有关沙产业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方面的探讨,沙产业模式也仅是某一点上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综合集成。尤其是在沙产业发展的框架模式方面,还需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合成,才能更为有效的开展沙产业。 3.主要论点与论据 项目研究在对西部沙产业的调研、现状分析评价及在试验示范区进行沙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沙产业发展模式,系统总结了我国西部沙产业开发模式,评价了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管理模式及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形成了我国西部沙产业发展体系。 4.创见与创新 (1)本项目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沙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对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2)建立了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念模型,判别沙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方向; (3)构建了试验示范点-区域沙产业经济-西部沙产业的发展模式体系,提出了沙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沙产业发展决策和重点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项目成果系统总结了符合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的沙产业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在石羊河流域下游建立的示范区,并进行了推广应用,防沙治沙技术和荒漠植被恢复保育技术已用于退化生态系统重建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建议:跟踪研究各种沙产业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
中文关键词 | 沙产业 ; 发展模式 ; 对策 |
成果类型 | 软科学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F426.1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472073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625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史振业,冯起,喜文华,等. 中国西部沙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Z]. 软科学,200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史振业]的文章 |
[冯起]的文章 |
[喜文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史振业]的文章 |
[冯起]的文章 |
[喜文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史振业]的文章 |
[冯起]的文章 |
[喜文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