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历史时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安全 | |
王尚义 | |
完成单位 | 太原师范学院 |
登记(发布)日期 | 2008 |
中文摘要 | 本项目从复原历史时期汾河上游环境演变入手,以历史地理学科为主线,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 在对汾河上游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汾河上游环境演变历史出发,依据历史地理学、流域生态学和环境管理学等理论,通过文献学、考据学、沉积学与现代水文、土壤、气候、植被等调查成果的“综合集成分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量生态分析技术与数学模型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时期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特别是对近50a来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预测未来50a环境变化趋势,构建了汾河上游生态安全模式与预警系统,为汾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决策。 本项目圈定特大城市单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在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安全研究范围,保证了指标的一致性和生态功能的统一性,减少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较易取得规律性结论。研究成果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扩展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同时从长时间序列对流域生态学进行了复原研究,有利于把握流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科学指导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建设。 本项目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有1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Effects of veget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n weathered particles of coal gob in Shanxi mining areas被SCI收录。论文“芦芽山亚高山草甸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被引用9次;论文“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被引用7次;论文“鄂尔多斯高原近40a气候变化研究”(中国沙漠.2005,25(6))被引用13次。 |
中文关键词 | 历史时期 ; 汾河上游 ; 生态安全 |
成果类型 | 基础理论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P343.1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340566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308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尚义. 历史时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安全[Z]. 基础理论,20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尚义]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尚义]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尚义]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