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北京市平原区砂石坑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王军; 姜其贵; 周楠森; 潘一玲; 贾海峰; 李志萍; 杨东方; 杨鸣蝉; 韦明杰; 魏京晖; 刘博文; 周嵘; 彭应登; 张晓昕; 杨放
完成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登记(发布)日期2007
中文摘要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周边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政府适时地将建设“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作为北京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本次研究对平原区砂石坑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对城市高效利用土地,提高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生活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符合北京市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 在经济方面,本规划研究确定部分砂石坑用于超标洪水滞蓄洪,此举可有效缓解下游城市的防洪压力,保证下游城市建设区免受洪涝灾害,避免了经济上的损失,保障城市建设的安全发展。同时,本研究确定部分砂石坑可以回填作为储备用地,为城市发展储备了大量(约10平方公里)有效土地,从而给社会、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 在社会方面,本规划研究客观、具体的分析了砂石坑在北京大气环境、地下水污染、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影响:砂石坑在局部大气环境污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局部大气环境质量,一些经过简单回填的砂石坑,其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淋滤液、渗透液等逐渐渗透到地下含水层,将对区域地下水产生严重的污染,直接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态景观方面,由于大量砂石坑土地荒芜、寸草不生,成为生态荒漠。本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砂石坑生态修复方案,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杜绝回填物对地下水的污染、恢复砂石坑的生态环境圈。落实“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保障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技方面,本规划研究首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演算地下水的污染过程,在计算局部地下水污染方面具有理论创新;同时,本规划研究重点探讨了砂石坑生态修复的难点及方法,在工程生态修复方面有方法创新,落实了“科技北京”的理念,促进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
中文关键词北京市平原区 ; 砂石坑 ; 储蓄用地 ; 规划研究
成果类型软科学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F321.1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348704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23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军,姜其贵,周楠森,等. 北京市平原区砂石坑综合利用规划研究[Z]. 软科学,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军]的文章
[姜其贵]的文章
[周楠森]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军]的文章
[姜其贵]的文章
[周楠森]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军]的文章
[姜其贵]的文章
[周楠森]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