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荒漠梭梭林大沙鼠生态与防治技术研究
运虎; 张三亮; 强维秀; 白生才; 马俊梅; 施泽梅; 牛犇; 左罗; 张世成; 孙天鑫
完成单位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登记(发布)日期2007
中文摘要大沙鼠(Rhombimys opimus)是危害我国荒漠植被的主要害鼠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已对西北荒漠植被资源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甘肃省大沙鼠发生面积30多万亩,成灾面积10万亩,重灾区梭梭林木被害株率达100%,成为河西走廊荒漠化治理中的一大障碍。本课题运用哺乳动物生物学、生态学、系统学、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分析软件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的技术方法,调查研究了大沙鼠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探索了种群密度、危害程度、有效洞口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大沙鼠取食对梭梭生长的影响,确定荒漠梭梭林大沙鼠危害的经济允许损失率和经济阈值,划分危害程度等级,确定防治指标,开展了饵料筛选试验和化学药剂、人工物理防治试验。 通过开展大沙鼠对梭梭林生长影响机理的研究,明确大沙鼠一定程度的取食有利于梭梭的生长,当枝条被取食率达到40%以上时,就会对林木生长造成危害;通过对大沙鼠危害指数和当地林业经济发展研究,确定了民勤县荒漠梭梭林大沙鼠危害的经济损害水平(1.68%)和经济阈值(F*1.68%),制定了大沙鼠危害等级划分标准,并提出了当地大沙鼠防治指标;对大沙鼠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明确了荒漠梭梭林大沙鼠的有效防治时间为4~5月份和9-10月份;有效防治药剂为溴敌隆和C-型肉毒素;最喜食的饵料为油饼,其次为梭梭嫩枝,再次是胡萝卜,玉米的选择性最差。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摸清了大沙鼠在我省的发生规律,制定了大沙鼠危害等级划分标准,确定了当地大沙鼠防治指标,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和防治对策,为大沙鼠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护荒漠植被,使其更好的发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之功效,为我省及我国西北荒漠化治理扫清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文关键词梭梭林 ; 大沙鼠 ; 生态防治技术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764.5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339849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21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运虎,张三亮,强维秀,等. 荒漠梭梭林大沙鼠生态与防治技术研究[Z]. 应用技术,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运虎]的文章
[张三亮]的文章
[强维秀]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运虎]的文章
[张三亮]的文章
[强维秀]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运虎]的文章
[张三亮]的文章
[强维秀]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