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河西灌区扩种冬小麦节水、防沙尘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黄高宝; 周祥椿; 柴守玺; 张国宏; 金社林; 于爱忠; 何春雨; 曹世勤; 李兴茂; 彭志云; 鲁清林; 张礼军; 洛惠生; 倪胜利; 冯福学
完成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登记(发布)日期2007
中文摘要本项目为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GS042-A41-002-01”。项目起止时间为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 甘肃河西走廊属内陆河绿洲灌区,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地势平坦,是甘肃省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上世纪60~70年代,冬小麦是河西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河西小麦黄矮病发生,加之当时以甘麦8号为代表的一系列产量高的冬小麦播种面积被大幅度压缩。近年来河西农业生态环境倍受关注,区域内种植春小麦加上长期的铧式犁翻耕,表土裸露细碎,在冬春季节西北风的吹蚀下极易发生土壤风蚀,而种植冬小麦冬春季地表覆盖,改变地表气流特性,减小农田土壤风蚀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春小麦改种冬小麦可以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和自然资源利用率。河西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冬小麦播种期正值河西雨季,可有效利用天然降水,次年返青水时间较春小麦提前15天左右,可大幅度缓解春季农田大量用水的压力,有效缓解了河西灌溉用水紧张的局面。而且冬小麦较春小麦提前成熟15~20天,显著减轻高温和干热风危害。 本研究提出河西走廊试验扩种冬小麦并采取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立茬(NTSS)等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有效降低春季土壤风蚀量,其中以NTS效果最好,较春小麦传统耕作减少土壤风蚀量60%以上。研究确定了河西走廊冬小麦适宜的密度、播期、施肥、节水灌溉范围,并制订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方案。筛选出了越冬安全、综合农艺指标优良、适合河西绿洲灌区推广种植的冬小麦品种(系)甘冬011、陇原031、运丰优1号和CA0045等六个品种(系)。 项目建立中心示范区14ha,三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347ha,增加纯收益432万元。可较当地春小麦节水20%~24%,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0.4%。通过对河西绿洲春麦区扩种冬小麦综合技术体系研究,在节水、防沙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可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大面积使用,本研究材料中黄矮病表现抗(耐)病的基因型少,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扩种冬小麦区域黄矮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
中文关键词冬小麦 ; 扩种 ; 节水 ; 综合技术体系 ; 防沙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S512.11
URL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360458
来源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20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高宝,周祥椿,柴守玺,等. 河西灌区扩种冬小麦节水、防沙尘综合技术体系研究[Z]. 应用技术,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高宝]的文章
[周祥椿]的文章
[柴守玺]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高宝]的文章
[周祥椿]的文章
[柴守玺]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高宝]的文章
[周祥椿]的文章
[柴守玺]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