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J46C001002(石棉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 | |
刘永顺; 辛后田; 周世军; 滕学建; 杨俊泉; 吕惠庆; 王青海; 李福祥; 陈安蜀 | |
完成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
登记(发布)日期 | 2006 |
中文摘要 | 测区位于新疆、青海、甘肃交界地区,交通不便。测区地貌为南高北低,属阿尔金山的东段。图幅中北部为库木塔格沙漠南缘。规模巨大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斜贯其中,柴达木地块、塔里木地块在本区交汇。 报告旨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内及邻区已有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组3年中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尽可能全面反映调查区近年来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重新厘定了区内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的物质组成和空间分布。在重新厘定的米兰岩群中新获得了2705±23Ma左右的锆石SHRIMP同位素年龄资料,结合3605±43Ma年龄信息,限定了米兰岩群的时代下限在五台期以前,为区内太古宙最古老地核。从中识别出新太古代TTG岩系,在具有TTG性质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中获得了2567±32Ma的SHRIMP年龄,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为幔源特征,指示了五台期大规模的大陆地壳增生。 建立了阿北地块古元古代精细的年代构造格架,明确了吕梁期构造热事件在本区的存在以及汇聚造山的地质意义;其中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2135±11MA、2051.9±9.9Ma,为早期TTG片麻岩重熔形成的同造山花岗岩;识别出具有壳源碳酸岩特征的透辉石碳酸岩体(1931±18Ma),指示了米兰岩群碳酸盐岩地层在造山折返期间的减压重熔;后期的石英正长岩(1873.4± 9.6Ma)、二长岩(1855±23Ma)等碱性花岗岩的为后造山伸展阶段的产物。 区内红柳沟-拉配泉结合带为一早古生代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研究了结合带内各构造岩片的大地构造相类型及其构造叠置关系,探讨了蛇绿岩就位时代;建立了拉配泉结合带中花岗岩浆事件序列。 明确了红柳沟-拉配泉早古生代结合带是由五种不同成因的大地构造相构造叠置的混杂岩带。通过对早期汇聚阶段沟弧盆背景下的岛弧火山岩(流纹岩,503±14Ma;粗面岩,494±23Ma)和中期碰撞阶段的钙碱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472±0.8Ma)以及晚期后造山阶段的碱性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437.9±0.8Ma)等同位素年龄、地球化学和空间分布的研究,不仅明确了该造山带演化历史,还提出了加里东期北阿尔金洋由北向南俯冲的过程。 甄别出晚华力西期-印支期构造岩浆事件—其中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化学组成的早期花岗闪长岩岩体的就位时代为294±18Ma,与北侧兴蒙造山带的同造山花岗岩侵位时代相同;晚期的二长花岗岩岩体(276.7±0.5Ma)具有偏碱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指示了后造山的大地构造背景;印支期的正长花岗岩(216.2±0.4Ma)则具有地壳熔融性质的板内花岗岩的特点,可能指示了南侧东昆仑造山带的后造山伸展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 重点对阿尔金断裂运动学性质进行了调查,明确了阿尔金断裂的活动期次及其与新生代走滑拉分盆地的开合、阿尔金山隆升的关系。 对区内不同类型的变质岩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岩相学分析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划分了四期区域变质作用及其变质相带—米兰岩群和TTG岩系的五台期区域中压高温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带和吕梁期古元古代花岗岩的高角闪岩相变质带、上述岩石以及达肯大阪岩群的晋宁期中压中温低角闪岩相变质带(十字石带),加里东期拉配泉群低绿片岩相变质带,编制了变质相地质图;并利用探针等原位测试技术获得的地球化学数据对共生变质矿物进行了分析,叙述了不同变质相的变质温压条件和不同变质岩的原岩建造;叙述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动力变质岩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质。建立了变质热事件序列。 综合分析了测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变形样式,并结合同位素年龄资料,总结出9期13次构造变形序列,明确了各自的变形机制和表现形式;综合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地质演化特点。将本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划分出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洋陆转化、早古生代末-早中生代板内演化和中、新生代盆山耦合等四个阶段。 报告还对工作区的资源环境状况进行了叙述,总结分析了测区的矿点特征和成矿控矿规律,划分了四个重要的成矿区带,提出了北西向断裂构造控矿的新认识;运用遥感技术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对测区的国土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归纳了区内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特征。 详细叙述了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情况,为该项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力平台。 报告集合了项目组3年中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并收集和研究了前人的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尽可能全面反映调查区近年来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该项目资助出版了专著一部、论文多篇。 |
中文关键词 | 石棉矿幅 ; 1∶25万 ; 区域地质调查 |
成果类型 | 基础理论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P624 |
URL |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bpub/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549587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200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永顺,辛后田,周世军,等. J46C001002(石棉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Z]. 基础理论,200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永顺]的文章 |
[辛后田]的文章 |
[周世军]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永顺]的文章 |
[辛后田]的文章 |
[周世军]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刘永顺]的文章 |
[辛后田]的文章 |
[周世军]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