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热带地区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系统
张京红
完成单位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登记(发布)日期2008
中文摘要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部,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特殊的气候与地理位置,发育了生态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了丰富的热带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同时,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因此,开展以海南为主的热带地区生态质量气象监测和评价工作,从不同的方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特别是对热带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区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价显的尤为重要。根据《2007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指南》中“生态气象监测、预测和评估分析技术”的具体要求,组织申报了《热带地区生态质量气象监测和评价系统建设与推广项目》,并获资助,项目周期为1年,起止时间为:2007年3月—2008年3月。 项目选取了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利用ArcGIS开发平台,采用GIS组件技术和面向对象设计语言,修正生态质量气象监测和评价系统,使该系统更适合于对海南生态环境气象、生态功能区的评价与动态分析。 项目主要进展有: (1)针对海南生态环境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基于GIS技术的从数据采集→空间属性数据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较为完整的的研究技术路线、方法体系和工作流程。应该说,这套工作方法和技术体系对别的地区进行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也是有参考借鉴价值的。 (2)建立了海南岛为特色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其数量化方法。 (3)建立植被覆盖度与光谱信息间的统计关系, 从而获得植被覆盖度的一种方法。并利用分县统计方法计算市县植被覆盖度平均值。 (4)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来分解混合像元,提取荒漠化土地面积。并采用MODIS提取荒漠化指数,INDEX = 0.627*VC + 0.28*d + 0.093*NPP (其中,INDEX:荒漠化指数,VC:植被盖度,d:土壤湿度,NPP:净初级生产力)。 (5)采用大型水体变化来反映整个区域内的水体指数的变化,估算各市县的水体密度指数。 (6) 采用ArcGIS中引入全新的空间数据模型,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的、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Geodatabase管理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各种数据。 (7)基于以上的理论与方法,开发了基于GIS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分析模块,并实现了与GIS系统的集成。 (8)针对具体应用实例,开展了本项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积累了开展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工作的经验。 项目解决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有2个方面: ①由于热带地区植被类型极为复杂,特别是海南是我国热带旅游胜地,又有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干扰,需要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解译,这涉及到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和融合技术,如何恰当地运用各种技术处理遥感数据,准确提取地面植被信息,成为本项目的技术关键之一。 ②不同指标的权值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如何恰当地确定气象评价的指标权重,关系到评价体系的成败。 系统具有可推广性,在使用地区指标建立后,系统可移植运行。
中文关键词生态质量 ; 热带地区 ; 指数 ; 评价系统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来源机构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104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京红. 热带地区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系统[Z]. ,200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京红]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京红]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京红]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