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中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 | |
俞孔坚 | |
完成单位 | 北京大学 |
登记(发布)日期 | 2007 |
中文摘要 | 2007年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委托北京大学开展“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作为“全国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专项的技术支撑子课题之一,本研究旨在针对面临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 研究以“反规划”理论为指导、以景观安全格局为主要方法,提出了国土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构建方法。首先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和专家德尔菲方法在国土尺度上对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线性文化遗产等关键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得出基于单个生态过程的生态安全格局,判别出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和空间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叠加构建了基于上述生态过程的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使之成为维护国土自然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的、关键性的空间格局。 研究得出,按照保护面积的大小和生态安全水平的高低,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可以分为3个层次:1)底线格局面积280.57万km2,占29.23%,是生态保护的最低限度和最小范围、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小范围,应该成为国土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进行严格保护和重点生态恢复;2)满意格局面积为577.71万km2,占60.18%,在最低保护限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保护区域,即较满意的生态格局;3)理想格局的面积为790.75万km2,占82.37%,是在满意格局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保护区域,是为再造秀美山川的国土生态保护与恢复空间战略中长远的理想的生态格局。 本研究着重于方法论的探索,针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千头万绪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提出了一条可以落实在空间上的综合解决途径,其核心是系统的集成,将关键的生态过程通过生态安全格局整合为一个节约化的生态系统网络,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 |
中文关键词 | 生态安全格局 ; 反规划 ; 中国 |
语种 | 中文 |
国家 | 中国 |
来源机构 | 北京大学 |
资源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099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俞孔坚. 中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Z]. ,20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俞孔坚]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俞孔坚]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俞孔坚]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