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荒漠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与专家系统研究
杨维西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登记(发布)日期2003
中文摘要荒漠化评价是防治荒漠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课题通过4 年的系统研究,在原有荒漠化气候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对我国荒漠化发生区域及气候类型划分进一步完善,参照中国植被区划对青藏高原部分进行了订正,使得划分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据此采用HadCM2 模型对未来气候变化及其缓解措施的荒漠化的潜在影响进行了预测,得出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加荒漠化的潜在危险性,而减缓措施将有效的降低这种潜在危险性。根据生物气候区划分结果,应用混沌理论、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系统分析了“三圈”结构的基本规律,“三圈”结构与荒漠化分类评价特征,“三圈”结构的组成以及“三圈”结构格局的生态功能等,分别建立了不同气候类型区“三圈”范式,初步提出了基于“三圈”范式的不同尺度的荒漠化基准和临界值,并以内蒙伊金霍洛旗和甘肃民勤为例,建立了多尺度、多用户的荒漠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ALES 软件为平台,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评价的沙质荒漠化评价与诊断专家系统,初步探讨了沙质荒漠化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为开展不同尺度的荒漠化监测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照标准。
中文关键词沙质荒漠化 ; 气候类型区 ; 基准 ; 评价指标体系 ; 专家系统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来源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资源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240854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维西. 荒漠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与专家系统研究[Z]. ,200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维西]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维西]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维西]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