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d
多源遥感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动态监测研究
马庆晓
出版年2020
学位类型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中文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类型。土壤盐渍化作为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土壤问题,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以及滨海冲积平原,使用遥感技术对土壤盐渍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有利于掌握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对其防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渍化区域进行研究,以Landsat ETM+/OLI、Sentinel-2A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光谱转换技术进行不同传感器影像辐射归一化模拟得到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数据,结合2006年野外实测土壤采样全盐量数据,建立采样点全盐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筛选参与建立基于遥感的盐分反演模型的最优因子,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BP神经网络三种基于地物光谱反射率与盐分指数的土壤含盐量预测模型,并选用实测的全盐量数据对模型模拟的全盐量数据进行精度检验,选取最佳盐分反演模型反演研究区域2006、2012、2017以及2019年的土壤全盐量,根据土壤盐渍化等级标准对反演结果进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分级,并计算不同等级盐渍土的面积、土地转移矩阵、面积重心坐标以及偏移量,进行不同等级盐渍土的空间分布展示。结果表明,在近十几年内:(1)研究区域内盐渍化程度在降低,耕地总面积减少30929.15公顷,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与盐土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各减少1522.29、6264.36、8862.41、14280.10公顷,非盐渍土面积在增加,增加了26277.23公顷;(2)转移矩阵表明其他土地类型向非盐渍土的转移比例最大,尤其是弱盐渍土与中盐渍土,转移比例均大于40%;(3)空间分布显示,非盐渍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中部,弱盐渍土与中盐渍土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域中部、南部,强盐渍土分布范围比较广,盐土在2006年分布范围比较广,随后分布范围有所减少,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4)面积迁移轨迹显示,非盐渍土面积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弱盐渍土面积重心东北方向转移,中盐渍土与强盐渍土面积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盐土的面积重心西南方向转移;(5)土壤含盐量受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影响,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日照时间长都会导致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导致土壤盐渍化。综合分析,随着气候的改善,灌溉用水量的减少,灌溉有效面积的增加,政府政策的实施,研究区域内盐渍化程度在降低,说明通过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盐渍土进行改良转型,使其变为可耕种的土地,可以大力改善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状,增加耕地储备力量。
中文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 土壤盐渍化 ; 辐射归一化 ; 盐分反演
语种中文
国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X833;S156.41
来源机构长江大学
资源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7/qdio/handle/2XILL650/338471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庆晓. 多源遥感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动态监测研究[D]. 长江大学,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庆晓]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庆晓]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庆晓]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